Web开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公司vs大公司,怎么抉择,一目了然
TUhjnbcbe - 2022/4/23 22:56:00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在强敌环伺之下,为什么弱小的新兴组织能够存在?

小公司的主要产出是产品(product),大公司的主要产出是共识(consensus),产品只是碰巧、偶尔得到的副产品。所以指责大公司忙忙碌碌的会议工程师们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他们产出的就是公司的主打产品:共识。只要每天都花八个小时讨论,一定可以达成今天要干什么的共识。

大公司决策的缓慢无法被其资源的庞大所弥补。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容易犯傻,区别是大公司纠正错误比较困难。为了克服内部的信息摩擦和组织摩擦,仅仅是对上、对下教育工作就可能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错过市场窗口,投入十倍的人力也很难挽回。但是对规模的迷信往往使决策者不能意识到人月神话。

人月神话就是说,一个女人怀孩子要9个月,十个女人怀孩子还是要9个月。革命性技术的早期通常就是这么个局面,大公司拼人力也没用。举个例子:Webmail。当初Hotmail和微软谈收购,据说盖茨问手下:我们多长时间能做出来,得到回答说是20个人一年(也可能是半年,记不清了)。但是后来还是没有做出来。那时候Hotmail只有两个人。同样,Yahoo年推出Webmail,也是靠收购Rocketmail。这就是当时不可复制的技术,尽管Yahoo有很多很多人。

还可以参考一下Google在知识图谱技术上的投入。年Google就开始投入做这个方向,一直摸不清楚该怎么做,先后n个失败。一直到了年收购Metaweb(Freebase)才开始明白知识系统建模的要点。以后大批招本领域的牛人,又消化了两年才推出知识图谱。大公司不去做并不是因为那些技术大,而往往恰恰是因为那些技术小。小规模和大规模技术在文化上就不一样。

大公司擅长综合式创新,不擅长范式创新。Google无人车、IBMWatson是综合式创新,Airbnb、Adsense(被Google收购前)是范式创新。在无模式可抄的范式创新业务上,大企业优势并不大:

(1)公司虽然有几万人,在一个前途未卜的新方向上,一下子放几十个人,极少领导有这个guts。所以看起来无限的人力,具体到一件事上可能就三五个人。

(2)为了项目立项,项目支持者不得不上来就说这个能做多大多大,小的市场领导是不会考虑的,还要照顾现有市场和渠道,最后的方案往往大而无当。

(3)大公司人贵,但是单兵投入度不够,又要花大把时间在PPT和planning、planforplanning,和HR等各职能部门斗法,小公司10个人的预算搞定的事,大公司可能要个人才行。

大公司唯一的优势就是绞肉机,十倍的人力不够就铺一百倍的人力,活活把对手绞死。但是到这种时刻,基本上前景已经明朗了。如果一家创业公司有坚硬的内核和内生的演化能力,那也不怕恐龙的绞杀了。

创新者的窘境

小公司和大公司拼工程师的话,本是打不过的,怎么都打不过。不过好在大公司有很多经理,很多很多的经理,小公司终于可以活上一活。特别支持想创业的话先去大公司待一段时间。两个原因:一,如果在大公司待了几年精神还没有崩溃,那就可以胜任任何创业过程中的痛苦了。二,知道大公司的工程师一般有什么样的战友在领导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就不会失去信心了。

小公司和大公司比拼的,不是技术,不是规模,不是算法的精度和速度--当然,有些创业公司在这些方面一样很棒。要比的,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是快速市场检验的能力。大公司经理人往往关心的不是用户需求,而且这种角色错位是制度性的,纠正极难。这是小公司存在机会的根本。

大公司本来就很难内部革新,新方向都要靠并购才可能推进。并购也不可能遏制市场竞争,反正被他们收购的公司大部分最后不了了之。就当是人才采购好了。第一梯队的大公司,已经没有抄袭对象了,就只能内部靠遗传算法来探索。大多数组依然会成为那些失败的探索。更多的时候只是几个人之间的*治斗争,拉上几十人几百人来垫背。

为什么创新多发生在小公司而不是大公司?大公司有庞大的中层干部,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最关心三件事:1)保住自己的位置2)保住自己的位置3)保住自己的位置。由此引发a)信息封锁b)武大郎开店c)计划是用来抢地盘而不是执行d)规避风险等等。在KPI体制下,这样的中层会越来越多。

所以创新是与大公司的本性相违背的,即使是那些最优秀的公司。大公司的核心任务是执行,在一个已知的市场,为主流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可是这对创新往往是*药:面向未知,服务早期非主流用户。大公司的经理和工程师队伍,通常是按对已知市场培养的,对未知会不熟悉甚至抵触。

主流企业之所以不能进入进攻型小企业所进入的“鸡肋市场”,两方面原因:从成本上,内部高层中层不可避免要内斗,上下其手,文山会海,美其名曰流程。小公司的效率在传统行业可以高30%的话,在web上可以高0%。另一方面,对高层有利的市场竞争对中层未必有利,中层有动机做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过滤和阳奉阴违。

大公司里往往先不管有没有实际需求,几个经理先打一架抢钱,执行中80%的时间在邮件和ppt上,执行后只有领导一个用户。官僚关心的是位置问题。官僚控制的软件最终的用户只有一个人,是TA自己或者上司,而衡量软件成败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能否在这个过程中升职。这样,无论是人员的选择,功能的取舍,开发的进度,都是以升官为导向的。这种只有一个用户的软件,理所当然的臭不可闻。

那这样的软件怎么还能面市呢?没关系,反正有的是钱,可以雇很多人给猪抹口红。如果给猪抹口红也失败了呢?没关系,反正有的是钱,买一个小公司,把他们的产品标签为2.0就可以了。该升职的继续一路高升上去。

大公司是不是可以学习小公司的方法论,比如精益Lean方法呢?当然有可能。但是实践中,有一些前提,只有非常少的大公司、非常少的经理能够做到。最重要的是要有精益的权力。精益的核心思想是针对客户需求做快速迭代。可是获取客户需求是一种权力,快速迭代也是一种权力,在一些组织里,获得这些权力就是动某些人的奶酪。这也是为何在大公司搞精益往往就是嘴皮上说说,操作不起来的。即使优秀的大公司知道所谓的“创新者的窘境”理论,也往往无法克服本身机构性的执行-创新矛盾。

当然,反例总是会存在,比如张小龙能冲破各种阻力搞出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公司vs大公司,怎么抉择,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