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阶段(Requirementsphase)
计划阶段(PlanningPhase)
分析阶段(Analysisphase)
设计阶段(DesignPhase)
实施阶段(ImplementationPhase)
执行阶段(ExecutionPhase)
总结阶段(ConclusionPhase)
结束阶段(ClosurePhase)
V、W模型V模型
最典型的V模型版本一般会在其开始部分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描述,为古老的瀑布模型。在V模型中,测试过程被加在开发过程的后半部分,单元测试所检测代码的开发是否符合详细设计的要求。集成测试所检测此前测试过的各组成部分是否能完好地结合到一起。系统测试所检测已集成在一起的产品是否符合系统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如图下:
V模型的缺陷
仅仅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
忽视了测试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验证,一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被发现。
W模型
相对于V模型,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
W模型强调
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W模型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这将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但W模型也存在局限性。在W模型中,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同时,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一个阶段工作。这样就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着困惑。
W模型的优点
测试的活动与软件开发同步进行
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还包括需求和设计
尽早发现软件缺陷可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测试用例编写方法基于需求的设计方法
等价类
边界值
因果图
正交排列法
场景设计法
错误猜测法
如何描述一个Bug?1、发现问题的版本
2、问题出现的环境
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如果是web项目,需要描述浏览器版本、客户机操作系统等;如果是APP项目,需要描述机型、分辨率、操作系统版本等。
3、错误重现的步骤
描述问题的最短版本。
4、预期结果
要让开发人员知道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尤其要以用户的角度来描述程序的行为是怎么样的。如果依据需求提出的故障,能写明需求来源是最好的。
5、实际结果
描述错误的现象。比如录制,截图等操作。
Bug的等级崩溃(Blocker)1级bug,必须优先修改
(1)常规操作引起的系统崩溃、死机、死循环
(2)造成数据泄漏的安全性问题,比如恶意攻击造成的账户私密信息泄漏。
(3)涉及金钱,如支付类软件,金钱计算错误
严重(Critical)2级bug
(1)重要功能不实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