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航通社,作者|书航
从头开始制作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并让它至少站稳脚跟,甚至取得成功,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甚至比尔·盖茨都承认,他们不能在手机领域复制Windows当年的成功,听凭Android崛起,并带来了一个亿美元的教训。[1]
但是,在内忧外患的催化之下,华为还是开发了用于替代Android的“鸿蒙”系统,它正准备向世界发出第一声啼哭。
“鸿蒙”的出现恰逢其时——相比历史上的那些艰难时刻,现在正是无限接近一个新的操作系统能走向成功的时机。
造生态,难于上青天
在大阪G20峰会结束后,美方称有望解除当前对华为的制裁,给了华为手机的海外业务一个意外惊喜。[2]
受制裁影响,谷歌服务套件将在90天宽限期之后也即今年8月底开始,无法在华为海外新机预装。诸多国外流行Android应用必须依赖此套件才可以运行。
这一纸禁令意味着华为手机将暂别谷歌一手搭建的海外应用生态,让用户恐慌,甚至在新加坡出现了低至7折的二手抛售。只是随后,因为有人觉得可以转手卖给中国大陆,价格又开始涨回来。[3]
在中国大陆,因为谷歌应用市场从未被正式准入,有需要使用谷歌服务和国外应用的用户,一般都能自学知识破解,也出现了一键傻瓜式的“谷歌安装器”。但对海外而言,这是否合法暂且不论,哪怕让用户手动多做一个操作,都会挡住很多只会一路下一步的人。
华为宣布他们有一个自研的备用操作系统,用于这种极端情形。它在媒体报道中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但最常用的是“鸿蒙”。据称这个系统可以跨手机、电脑、电视、汽车等多种设备使用,同时支持运行网页应用以及Android应用。[4]
跟自制芯片相比,自制操作系统听起来更“不靠谱”。消息公布一个多月以来,不断有人梳理国内外挑战iOS、Android、Windows和macOS四大系统的各种失败史。
现代操作系统从运行逻辑、界面、交互、硬件适配等多个方面,都已经高度趋同且非常成熟。虽然可能存在一些专利壁垒,但大家也多少都有规避的办法——iOS曾因为高通起诉,而微调多任务切换的动画效果。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生态。为你这个系统开发的第三方软件是否足够多?是否够用?该有的东西是不是都有?开发者和用户社群是否能够互相促进,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数不清过去有多少钱投入到操作系统开发之后打了水漂。像WebOS这样把用户体验做得超越时代的优秀系统,没能获得一线生机;而Symbian、WindowsMobile这样曾叱咤风云的旧日霸主,也都在短时间内匆匆陨落。
一切都可以归结于生态建设的失败,这真是关生死,定胜负的因素。
做得好,只因“做得早”?
如何从头开始构建一个成功的生态?我们从iOS讲起。
iPhone初代并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安装,但是它在功能和操控上的划时代突破,吸引了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