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起,元宇宙、Web3.0等概念相继爆火,不少企业开始筹划探索这一领域中的机遇。
整体来看,海外厂商中尝鲜者比国内更多,且元宇宙开始呈现从Web2.0到Web3.0的转型。
虽然元宇宙还处于发展初期,也存在不少泡沫和光环效应,但其潜在的商业市场十分庞大。根据普华永道的估计,年元宇宙市场规模为1.5万亿美元。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什么是Web3.0?元宇宙与Web3.0的融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对于渴望探索这一领域的企业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长江商学院孙宝红教授在今天的文章中给出了她的解读与行动建议。
作者
孙宝红陈剑
来源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文章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年11月刊,原标题为《元宇宙呈现从Web2.0到Web3.0的转型》
孙宝红
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
杰出院长讲席教授
美洲市场副院长
春雨绵绵的一天,吃完早饭,Lily用3D虚拟数字工作平台将自己“投射”到公司的会议室里,幸好赶上了早会。
会议结束,雨过天睛,Lily在数字全息衣柜的推荐下换好了运动装,打开一款MovetoEarn(边运动边赚钱)游戏,出门慢跑了一圈,一边燃烧卡路里,一边小赚了一笔。
之后,Lily查了邮件,其中有一家车企的来信,作为该公司代币的持有者,她受邀来到虚拟土地场景,对公司下一代汽车选型的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
Lily的境遇是我们想象的未来元宇宙时代的场景,这些情景也曾呈现在《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电影的荧幕上。今天,以及可预期的明天,其中的一些场景和元素,正在融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01
广义元宇宙(Metaverse)=
虚拟化(Virtualization)+去中心化(Web3.0)
元宇宙概念的演变。
元宇宙这个词,最早由美国科幻作家NealStephenson在其年出版的小说《雪崩》中创造。
年10月28日,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更名为Meta。在扎克伯格看来,“我们从桌面转到网络,再转到手机;从文字转为照片,再转到影片,但进展并非到此结束。下阶段的平台和媒体将让人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作为一种宏大概念,元宇宙的内涵和表达如何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大家对元宇宙的理解不尽相同。
英伟达(NVIDIA)认为,元宇宙是共享虚拟3D世界,或者是交互性、沉浸式和协作性的世界,正如物理宇宙是空间上互连的一系列世界,元宇宙也可以视为众多世界的集合。
IT咨询公司Gartner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提出,元宇宙是一个虚拟开放空间,并且预期数字技术将会使一个个孤立的虚拟场景(如数字购物、数字房屋、数字社交)连接为整体。
TheSandbox联合创始人SébastienBorget认为,元宇宙是一个开放式平行世界,这个世界里的化身能够通过3D化身的形式参与更加社交化的、更沉浸的体验……用户以化身的形式持有他们的身份,以加密货币的形式持有他们的货币,以非同质化代币(NFT)的形式持有他们的数字资产。
尽管现阶段关于元宇宙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从发展来看,“更加自治”和“更加沉浸”是两个突出的趋势。
基于此,本文对元宇宙的概念提出一个趋势性认知:即元宇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可信的、沉浸式的价值网络,是在Web3.0架构和其他技术的驱动下,用户和组织共同构建的高度自治、深度沉浸的生态体系(见图1“广义元宇宙=Web3.0+狭义元宇宙”)。
“广义元宇宙”的核心技术。
我们暂且把扎克伯格提出的元宇宙概念称之为“狭义元宇宙”,本文所讨论的“广义元宇宙”则是“狭义元宇宙”与Web3.0的结合,是架构在Web3.0基础之上的沉浸式体验。
图1:广义元宇宙=Web3.0+狭义元宇宙
资料来源:长江商学院
其中,Web3.0是元宇宙的核心架构。
Web1.0指第一代互联网时代,用户只能从网站上获取信息,而不能发表评论和进行互动,比如用户在新浪门户网站上浏览新闻。
到了Web2.0时代,用户不仅可以阅读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创作,比如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