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叫“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闯入人们的视野,很多跟它聊过天的人感叹其表现相当“靠谱”。不同于市面上其他聊天机器人经常答非所问、言语混乱的表现,ChatGPT的对话交流非常接近真实的人类。
更厉害的是,它的内容创作能力惊人:写邮件、做文案、创作诗歌分分钟完成,还能写代码、查程序Bug、改论文、参加司法考试……怪不得有人评价它“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
ChatGPT的一夜爆红,让许久没有声响的人工智能又一次在各界引起轰动。
比尔·盖茨曾这样描述互联网的发展,他说“人们大大高估了5年后的互联网,又大大低估了10年后的互联网。”如今在谈及与之相媲美的技术时,他指出“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ChatGPT让我们窥见了未来”。
在ChatGPT颠覆人们想象的背后,是一个新领域的强势崛起——AIGC(AIGenerated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一方面,AIGC催生出全新产业体系和商业化特征,并引领人类加速逼近“科技奇点”;另一方面,人类独有的创造性工作面临颠覆性挑战,相当多的职业可能面临衰落和消亡。说到底,以ChatGPT为标志的AIGC将改变社会的演进模式,而这一切已经开始。
未来何以窥见?下文探讨的13个问题,揭示了其中关键。
文
朱嘉明经济学家、横琴新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
编辑丨王乙雯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系作者为《AIGC:智能创作时代》(中译出版社年2月出版)所撰写的“代序言”,原标题为《AIGC和智能数字化新时代——媲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范式转型》,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年,在集群式和聚变式的科技革命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AIGeneratedContent)后来居上,以超出人们预期的速度成为科技革命历史的重大事件,迅速催生了全新的科技革命系统、格局和生态,进而深刻改变了思想、经济、*治和社会的演进模式。
第一,AIGC的意义是实现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人们主观的感觉、认知、思想、创造和表达,以及人文科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都要以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作为基础和前提。所以,没有内容就没有人类文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产生了所谓专业生产内容(PGC),也出现了以此作为职业获得报酬的职业生产内容(OGC)。与此同时,“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概念和技术也逐渐发展,由此形成了用户内容生态。
内容生产赋予了Web2.0的成熟和Web3.0时代的来临。相较于PGC和OGC、UGC,AIGC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内容生成,并在生成中注入了“创作”,意味着自然智能所“独有”和“垄断”的写作、绘画、音乐、教育等创造性工作的历史走向终结。内容生成的四个阶段(见下图):
第二,AIGC的核心技术价值是实现了“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自然语言是一个包括词法、词性、句法、语义的体系,也是不断演进的动态体系。代表AIGC最新进展的是由OpenAI公司开发的ChatGPT(GenerativePre-Training)。它完成了机器学习算法发展中,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历史性跨越,即通过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形成人工智能技术理解自然语言和文本生成能力,能完成脚本编写、文案撰写、翻译等任务。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翻天覆地的革命,开启了任何阶层、任何职业都可以以任何自然语言和人工智能交流,并且生产出从美术作品到学术论文的多样化内容产品。在这样的过程中,AIGC“异化”为一种理解、超越和生成各种自然语言文本的超级“系统”。
第三,AIGC的绝对优势是其逻辑能力。是否存在可以逐渐发展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人工智能与生俱来的挑战。AIGC之所以迅速发展,是因为AIGC基于代码、云计算、技术操控数据、模式识别,以及通过机器对文本内容进行描述、分辨、分类和解释,实现了基于语言模型提示学习的推理,甚至是知识增强的推理,构建了坚实的“底层逻辑”。不仅如此,AIGC具备基于准确和规模化数据,形成包括学习、抉择、尝试、修正、推理,甚至根据环境反馈调整并修正自己行为的能力;它可以突破线性思维框架并实现非线性推理,也可以通过归纳、演绎、分析,实现对复杂逻辑关系的描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AIGC已经并继续改变着21世纪逻辑学的面貌。
第四,AIGC实现了机器学习的集大成。21世纪的机器学习演化到了深度学习(Deeplearning)阶段。深度学习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数据特征,形成深度学习算法,解决更为复杂的场景挑战。年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出现,加速了深度学习在AIGC领域的应用。AIGC实现了机器学习的集大成(见下图):
第五,AIGC开创了“模型”主导内容生成的时代。人类将跑步进入传统人类内容创作和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并行的时代,进而进入后者逐渐走向主导位置的时代。这意味着传统人类内容创作互动模式转换为AIGC模型互动模式。年是重要的历史拐点(见下图):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系统中,“Transformer”是一种融入注意力机制和神经网络模型领域的主流模型和关键技术。Transformer具有将所处理的任何文字和句子“向量”或者“矢量”化,最大限度反映精准意义的能力。
总之,没有Transformer,就没有NLP的突破;没有大模型化的AIGC,ChatGPT升级就没有可能。多种重要高效Transformer的集合(见下图):
第六,AIGC开放性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是扩散模型。扩散(diffusion)模型的概念最早在年的论文《利用非均衡热力学的深度非监督学习》(DeepUnsupervisedLearningUsingNonequilibriumThermodynamics)中被提出。年,论文《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enoisingDiffusionProbabilisticModels)中提出DDPM模型用于图像生成。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扩散模型是一个潜在变量(LatentVariable)模型,通过马尔可夫链(Markovchain)映射到潜在空间。
一般来说,AIGC因为吸纳和依赖扩散模型,而拥有开放性创造力。
年8月,斯坦福大学联合众多学者撰写论文将将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等模型称为“基础模型”(Foundationmodel),在翻译时也常译作大模型。Transformer推动了AI整个范式的转变(见下图):
第七,AIGC的进化是参数以几何级数扩展为基础。AIGC的训练过程,就是调整变量和优化参数的过程。所以,参数的规模是重要前提。ChatGPT聊天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AIGC形成以Transformer为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LargeLanguageMode,LLM)机器学习系统,通过自主地从数据中学习,在对大量的文本数据集进行训练后,可以输出复杂的、类人的的作品。
AIGC形成的学习能力决定于参数的规模。GPT-2大约有15亿个参数,而GPT-3最大的模型有亿个参数,上升了两个数量级。而且,它不仅参数规模更大,训练所需的数据也更多。根据媒体报道但还未被证实的消息,GPT-4的参数可能将达到万亿规模。
根据学界经验,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模型的参数规模呈正相关。人类的大脑皮层有多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又有3万多个突触。所以,大脑皮层的突触总数超过万亿个。所谓的神经细胞就是通过这些突触相互建立联系。假设GPT-4实现万亿参数规模,堪比人的大脑,意味着它达到与人类大脑神经触点规模的同等水平。
第八,AIGC的算力需求呈现显著增长。数据、算法、算力是人工智能的稳定三要素。根据OpenAI分析,自年以来,6年间AI算力需求增长约30万倍(见下图):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摩尔定律(MooresLaw)以走向失效的情况下,AI模型所需算力被预测每天翻一倍,也就是“5年后AI所需算力超万倍”。造成这样需求的根本原因是AI的算力不再是传统算力,而是“智能算力”,是以多维度的“向量”集合最为算力基本单位的。
第九,AIGC和硬技术相辅相成。从广义上讲,AIGC的硬技术是AI芯片,而且是经过特殊设计和定制的AI芯片。AI芯片需要实现CPU、GPU、FPGA和DSP共存。随着AIGC的发展,使得计算技术的发展不再仅仅依靠通用芯片在制程工艺上的创新,而是结合多种创新方式,形成智能计算和计算智能技术。例如,根据应用需求重新审视芯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创新,即思考和探索新的计算架构,满足日益巨大、复杂、多元的各种计算场景。期间,量子计算会得到突破性发展。
第十,AIGC将为区块链、NFT、Web3.0和元宇宙带来深层改变。AIGC不可枯竭的创造资源和能力,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NFT概念生态。Web3.0结合区块链、智能合约、加密货币等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理念,而AIGC是满足这个目标的最佳工具和模式。
没有悬念,在Web3.0环境下,AIGC内容将出现指数级增长。元宇宙的本质是社会系统、信息系统、物理环境形态通过数字所构成了一个动态耦合的大系统,需要大量的数字内容来支撑,人工设计和开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AIGC可以最终完善元宇宙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
随着AIGC技术的逐渐成熟,传统人类形态不可能进入元宇宙这样的虚拟世界。未来的元宇宙主体将是虚拟人,即经过AIGC技术,特别融合ChatGPT技术,以代码形式呈现的模型化的虚拟人。
简言之,区块链、NFT、Web3.0,将赋予AIGC进化的契机。AIGC的进化,将加速广义数字孪生形态与物理形态的平行世界形成。
第十一,AIGC催生出全新产业体系和商业化特征。AIGC利用人工智能学习各类数据自动生成内容,不仅能帮助提高内容生成的效率,还能提高内容的多样性。文字生成、图片绘制、视频剪辑、游戏内容生成皆可由AI替代,并正在加速实现,使得AIGC进而渗透和改造传统产业结构。“在产业生态方面,AIGC领域正在加速形成三层产业生态并持续创新发展,正走向模型即服务(MaaS)的未来”(见下图):
伴随AIGC生成算法的优化与改进,AIGC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再是一门遥不可及的尖端技术。AIGC在文字、图像、音频、游戏和代码生成中商业模型渐显。2B(toB的简称)将是AIGC的主要商业模式,因为它有助于B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填补数字鸿沟。
但可以预见,由于AIGC“原住民”的成长,2C(toC的简称)的商业模式将接踵而来。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年的AIGC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人民币,其产业规模规模生态(见下图):
现在,AIGC,特别是在语言模型领域的全方位竞争已经开始。所以,发生了微软对OpenAI的大规模投资,因为有这样一种说法:“微软下个十年的想象力,藏在ChatGPT里。”近日,谷歌表宣布推出基于“对话应用语言模型”(LaMDA)的Bard,实现其搜索引擎将包括人工智能驱动功能。
ChatGPT刺激谷歌开始“创新者困境”突围。未来很可能出现Bard和ChatGPT的对决或共存,也就是LaMDA和GPT-3.5的对决和共存,构成AIGC竞争和自然垄断的新生态。
在这样的新兴产业构造和商业模式下,就业市场将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其一,专业职场重组,相当多的职业可能衰落和消亡;其二,原本支持IT和AI产业的码农队伍面临严重萎缩。因为AIGC极大刺激全球外包模式并取代码农。
第十二,AIGC的法律影响和监管。虽然AIGC这样的新技术提供了很多希望,但是将给法律、社会和监管带来挑战。在中国,继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后,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再次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该规定的第五章第二十三条,对“深度合成技术”内涵做了规定:“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生成合成类算法制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网络信息的技术。”但可以预见,因为AIGC的技术日趋复杂和高速发展,国家很难避免监管缺乏专业性和滞后性。
第十三,AIGC正在引领人类加速逼近“科技奇点”。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接管世界;世界正在经历一波人工智能驱动的全球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和*治的转型浪潮。AIGC呈现指数级的发展增速,开始重塑各个行业乃至全球的“数字化转型”。说到底,这就是以AIGC为代表,以ChatGPT为标志的转型。这一切,在年会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资本和财富效益领域。
如果说,年8月的AI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ThéatreD’opéraSpatial)推动AIGC进入大众视野,那么,ChatGPT的底层模型GPT-3.5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它与之前常见的语言模型(BERT/BART/T5)的区别几乎是导弹与弓箭的区别。现在,呼之欲出的GPT-4,很可能通过图灵测试。
如果是这样,不仅意味着GPT-4系统可以改造人类的思想和创作能力,形成人工智能超越专业化族群和大众化趋势,而且意味着这个系统开始具备人类思维能力,并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和越来越多的方面替代人类。
特别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