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ruanyf/weekly[1]),欢迎提交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2],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封面图
曼谷市内最肮脏的一条水道KlongOngAng,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变清了。两岸布置了绿植和灯光,游客可以划独木舟,这条曾经的臭水沟成了吸引人的景点。(via[3])
本周话题:机器翻译是对译者的侮辱吗?
上个月,豆瓣网有一条新闻[4]。北京语言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对乌拉圭小说《休战》的中译本打了差评。
“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原作。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希望出版社找西班牙语科班出身的译者,翻译这些名家。”
译者看见了这条评论,非常生气,你凭什么说我像机器翻译!
“作为译者,愿意虚心接受来自所有人的意见。但是,逐字逐句认真翻译反复修改的书稿被说“机翻痕迹严重“,感觉挺糟心的。我觉得这和“翻译不好”不是一个概念,近乎人身攻击了。"
这本来是小事一桩,但是译者的好友打抱不平,向北京语言大学写举报信,声称该校学生对译者和出版社进行恶意攻击。学校收信后,出面让学生写了书面道歉。这下犯了众怒,网友蜂拥而至,为该书打“一星”。最终,豆瓣网不得不关闭了此书的评论和打分功能。
使用行*力量,压制正常的文艺批评,令人不齿。但是,今天我不想谈这个,而是想谈谈南桥老师[5]提出的一个有趣的观点:机器翻译很难接受吗?
"为什么被说是机器翻译,译者会觉得反感?难道翻译一定要逐字逐句人肉翻译吗?"
这个问题提得好。很多人内心里面,把“机器翻译”等同于“劣质翻译”。但是,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
现在的机器翻译强大得很,跟人工翻译的差距越来越小。英译中,人工翻译还有一点优势;但是中译英,真的不妨交给电脑吧。再过几年,如果有人说,你的翻译像机器翻译,很可能是一种表扬。这就好比,你的围棋水平被说成是软件水平,那就是世界冠*了。
我的想法是,拥抱机器翻译,尽量多使用。它是一种工具,能够提高生产力,为什么不多用呢。网上那么多英语信息,你看原文,看得过来吗?更好的方法是用机器翻译,先看一下中文。
各大浏览器现在全都内置了机器翻译,以Edge浏览器为例,打开英文网页时,会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询问是否需要翻译成中文。
我建议勾选“始终翻译英语网页”,以后只要打开英语网页,就会默认翻译成中文。这样阅读英语文章,极大提高速度,你的信息量将成倍增长。就算有时翻译得语句不通,但足以了解大意,如果觉得有必要精读,再查看英语原文。
此外,Gmail网页端也内置了“邮件翻译”功能,这个也很有用。
回到翻译书籍,我认为合理的流程是,先让机器翻译一遍原著,译者再修改机器译稿。这样起码节约了打字的时间和精力。未来也许就没有“译者”这个称谓了,只有“机器翻译校对”。
Vite+TypeScript深度实践
周刊与培训机构合作,每周介绍一门课程。通常,介绍的都是基础性课程,本周尝试介绍一门前沿课程,内容很新,很多公司都在尝试,需要一定的前端基础。那就是Vue.js官方新推出的开发工具Vite[6]。
Vite到底是什么?一些资深的开发者都不太了解。这也难怪,它只有一年的历史,两个月前刚发布了稳定版2.0。
简单说,Vite是Vue.js项目的开发服务器,提供了快速打包能力,用来替换掉Webpack。大家知道,Webpack的最大痛点除了配置复杂,就是打包速度非常慢。有些大型项目,喝一杯咖啡回来,都没打包完;开发阶段哪怕只是修改一行代码,热更新(HMR)重新打包有时也要好几秒甚至更久。
Vite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利用浏览器原生的ES6模块的加载能力,跳过Webpack打包,为开发阶段提供“快如闪电”(官方文档用语)的加载速度。它的Logo就是一道闪电。
本周的课程介绍Vite的用法,深度实践Vite+TypeScript,带你真正理解Vue3的开发与应用。因为Vite是Vue.js的官方产品,以后的最佳实践应该就是用它来开发Vue项目。了解和学会这一套新做法,不仅有助于前端技术水平的快速进阶,也有助于先人一步掌握Vue3.0如何在企业项目中落地,为面试和工作助一臂之力。
本课程由腾讯课堂“双认证”机构——京程一灯[7]提供,原价98元,周刊读者只需0.02元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