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周舟
头图|Twitter创始人JackDorsey
Web3,成了最近美国互联网大厂的“热门话题”。
亚马逊和谷歌今年为了抢占Web3云服务市场明争暗斗、相互“撬墙角”;马斯克和小扎则似乎“必有一战”,他们掌控着推特、Facebook这两大社交产品,而且都“卯着劲”拼谁更快推出NFT产品;美国、加拿大、中国的电商巨头上演起了“三国杀”,eBay、Shopify、阿里巴巴都在海外探索起NFT和Web3市场。
不管主营业务是什么,美国的互联网大厂都准备在Web3里探索一番。
虎嗅观察,目前已有Meta、谷歌、亚马逊、推特、eBay、奈飞、Paypal、Square等至少8家美国互联网大厂付出实际行动探索Crypto或者Web3。甚至有的美国互联网巨头比如谷歌、Square(美国版支付宝)已经公开宣布将Web3放在公司战略层面进行重点发展。
尤其在六月,虽然加密货币市场进入熊市、投资者“哀鸿遍野”,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巨头们纷纷在美国、加拿大等市场传出消息展开对Web3的探索。
电商巨头eBay(美国)于6月22日收购了NFT艺术市场KnownOrigin,并在昨天(6月28日)提交NFT商标申请;另一家电商大厂Shopify(加拿大)宣布在其平台的新版本中加入Token门控功能,并与Doodles、WorldofWomen、CoolCats等知名NFT项目进行合作。而更巧的是,阿里巴巴(中国)也在这个月于海外宣布了提供NFT解决方案。
阿里云提出NFT服务方案,不过该内容现已被删除
除了全球三大电商巨头“齐聚”Web3外,社交巨头Meta、支付巨头Mastercard等“重磅玩家”也都在本月放出大招。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扩大NFT的测试范围,让创作者不仅可以在Instagram上展示他们的NFT,还允许用户就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交叉发帖;支付巨头Mastercard则在本月一口气和7家Web3公司展开合作,将支付网络渗透进这一新的赛道,支付巨头美国运通也表示看好加密支付的长期价值。
当时钟的指针转向年年中,美国互联网巨头对Web3的火热情绪已经彻底得到释放。
当然,每家巨头对Web3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也各不一样。有的巨头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巨头早在几年前就在Web3里深耕闷声发大财,做到了盆满钵满。
“亚马逊早就赚翻了,一家头部加密交易所每个月需要给亚马逊支付几百万美元,Binance更是天价,一年能给亚马逊带来近1亿美元的收入。”多位接近AWS(亚马逊云)的人士向虎嗅表示。
“老对头”谷歌发现了这一点,上个月(年5月)它开始组建Web3团队,并开始“撬”亚马逊的客户。谷歌在官方博客表示Web3热潮就像10年前互联网的兴起,大张旗鼓的向Web3里的公司宣布正式进军这个赛道。
Web3,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下一代互联网。它致力于将数据的“所有权”归用户,而非归大型平台,这一变化被认为是一场正在发生的数据革命。
从天赋皇权,到天赋人权,是一种革命;从平台拥有数据所有权,到用户拥有数据所有权,亦是一种革命。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众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权利和更大的自由。JackDorsey(推特和Square的创始人)是第一个allinWeb3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创始人,以他为代表的部分美国互联网创业者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参与到Web3的建设中。
只不过在此前,JackDorsey形单影只,孤军奋斗。而在今年,美国大部分互联网巨头终于反应了过来,发现了Web3的价值,并决定展开探索。
互联网巨头又卷了,这次是Web3
作为互联网巨头探索Web3的“排头兵”,云厂商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
“明显感觉,今年许多和我们有竞争关系的云厂商开始重视Web3这一块的业务,并且尝试撬动我们已有的一些业务。”一名AWS员工天明向虎嗅表示。
“谷歌云团队不太care小团队,更多选择大的Web3公司。”一名接近谷歌的人士表示。虎嗅了解到虽然目前已超过百万Web3公司,但是小公司每月付出的上云费用一般在1万-2万美元,加起来可能都抵不上Binance一家。
在年之前,大部分Crypto和Web3公司都选择使用亚马逊的云服务。因为各种原因,谷歌、微软、阿里、腾讯、华为当时都没有重视这一块赛道,这让亚马逊在这一市场“一家独大”,目前已经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Binance、OKX、Huobi等加密巨头都用亚马逊的云服务,而今年诞生的诸多Web3公司也是如此。
另一名AWS员工程欣向虎嗅表示:“AWS抓大不放小,还十分重视对于新赛道的扶持,内部设立了针对初创公司2万多美元的减免资金,来支持早期的初创公司成长。”这一策略,吸引了许多新的行业(公司)使用AWS的云服务,也让亚马逊在Web3这个赛道占尽先机并获得堪称庞大的利润。
“AWS经常会举办一些大会活动,我发现有很多Crypto和Web3相关行业的人士向我们咨询云服务。”程欣说。
不过,在美国和中国工作的多位AWS员工向虎嗅表示,从今年开始,明显感觉到被友商“撬墙角”的次数多了很多。
许多互联网巨头旗下的云厂商“缓过神来”,发现Web3这个赛道竟是一块已经很难忽视的大蛋糕,纷纷发力。谷歌云将Web3比作十年前的互联网,并专门成了Web3团队;微软发布了招聘可以在Web3领域开疆扩土的专业人士;华为云积极拓展海外Web3公司,不仅时不时在推特的Web3话题上“刷存在感”,其生态下的公司也进展顺利;阿里云不甘示弱,宣布为海外用户提供NFT解决方案......
短短几个月时间,云厂商云集Web3,让人们有种“人满为患”的感觉。
除了“云+Web3”,美国的一些互联网巨头还探索了各种其他“X+Web3”的商业模式,比如“社交+Web3“、“支付+Web3”、“电商+Web3”等。
据虎嗅观察,目前在美国,支付公司探索Crypto和Web3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Mastercard、Paypal、Square等美国支付巨头几乎已经全部进入这个赛道。
从参与程度来看,Square等从互联网时代崛起的巨头已经几乎allincrypto,加密收入作为创新业务已占其半壁江山;Paypal(美国的支付宝)则超前布局、四处出击,大肆抢占英国、日本等加密支付海外市场,和此前移动支付时代的打法如出一辙;Mastercard则与ImmutableX等7个NFT公司合作,将其支付网络引入Web3,用户可以使用借记卡和信用卡直接购买NFT。
除了Web3支付赛道,Web3社交赛道也如火如荼。
据虎嗅观察,目前仅国内就有十几家做Web3社交的团队,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