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开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一聊一体化手术室 [复制链接]

1#

最近学习一体化手术室相关的软件集成开发,发现居然找不到可用的文献和资料,不得不感慨这一块的技术壁垒是真多,花了一些精力认真查阅了相关文献和资料,观察到几个有趣的现状,百度一下后手术室相关的信息特多,包括优缺点,手术室的建设标准,流程之类的,但是缺乏一些全局的介绍,很多都是设备的代理商在为自家产品添砖加瓦,缺乏客观的论述。下面将非常主观的根据自己认知来聊一聊一体化手术室。

首先看下目前一体化手术室全球主要的供应商:史赛克公司(美国),思泰瑞(美国),卡尔史托斯(德国),奥林巴斯(日本),Getinge(瑞典),AlvoMedical(波兰),Skytron(美国),Merivaara(芬兰),Brainlab(德国),TRILUXMedical(德国),caresyntax(美国),Sony(日本),Barco(比利时),Arthrex(美国)和狼牌(德国)。有些遗憾,没有看到迈瑞,主要还是因为数字化手术室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和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根据MarketsandMarkets对于数字化手术室截止到年的市场预测来看,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对于数字化手术室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基于此,我的第一个疑问就出来了,单按手术量来看的话,应该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和国内相比了,但是为什么数字化手术室的应用却很难上去,翻阅了大量文献后,感觉问题不是出在费用问题上,也不是出在供应链上,目前对于设备换新特别是数字化管理这一块的费用各个部门都是毫不吝啬的,既然有钱,普及率还是这么低是不是因为没有供应商?答案是也不是,中国这块大蛋糕早被国外各个一体化手术室的厂商耕耘了,普及度不高的问题在于上下有关系不对等,和认知不对等上面,国内的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普及不是因为用户,而且因为培训,大多的手术室用于教学、演示、远程培训之类使用,小地方的来参观后,回家也想整一套,结果发现改造的费用、周期、前期的工作复杂程度、以及各种对接和供应环节上都是吓人的,找个小厂商的整一个,发现不好用,而且和大厂的做远程联网,久而久之这种事情多了,口碑就差劲了,这股热乎劲就过去了。

在这里可以小结一下了,厂商、代理商的选择,以及后期配套服务成为制约国内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工作进度的主要因素,国外的仪器贵不说,培训更贵。如果出了一些问题,没有良好的售后就白瞎了,很多地方找的供应商基本都是布线和建设出身的,可以帮你装上去,但是真正用起来,并且好用起来,需要自己摸索,或者花大价钱请人培训。宣传资料上特别好,各种夸,对于用户上了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后的维护工作却维护不到位。

目前,似乎有数百个时髦的词来形容数字手术室的集成的重要性和优势,但是关于它们的全部含义的确凿的答案却很少,正如您在上面看到的,不差钱、不差厂商,为什么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普及却很难?

当进行升级甚至创建一个集成的手术室环境的任务时,大量的流行语可能会坦率地压倒一切。不同区域所说的“OR集成”可能意味着在同一个城市两个场所的指向是完全不同的,在我了解每种混合,集成和数字OR的含义之前,我开始了解到基本的手术室设置,即常规的非集成手术室。首先,在开始进行外科手术之前,必须为每个病例和患者提供术前数据。数据可以通过纸质或数字方式在彼此不通讯的设备上获得。手术室的机器和设备布置在房间周围。根据需要将单个设备拉入或推回。一名护士会与设备配合使用,以根据外科医生的要求调整每个设备。电缆和电线散布在地板上的任何地方,因此更容易绊倒,在手术过程中拉出必要的电线或损坏设备。

通过增加手术室集成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使用方可以选择有时可互换使用的混合,集成或数字“或”设置。尽管听起来很相似,但差异在于技术和数据协同工作的方式。通常,混合,集成或数字手术室都有共同的目标,即提高安全性,以积极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简化外科医生和外科团队的工作流程。一体化手术室的要求通常是基于影像学,如CT,MR,C型臂或其他类型的影像学进行手术。将影像带入手术空间或在手术空间附近意味着用户在手术期间无需移动,从而降低了风险和不便之处。医院手术室的设计以及它们的资源和需求,可以建造固定或移动混合手术室。一室固定式手术室可以与高端MR扫描仪实现最大程度的集成,使用户在扫描过程中仍可以在麻醉状态下呆在房间里。在两个或三个房间的配置中,必须将用户运送到相邻的房间进行扫描,这会通过参考系统的可能移动增加不准确的风险。在移动系统的OR中,患者保留下来,然后将成像系统带给他们。移动配置具有不同的优势,例如在多个手术室中使用成像的灵活性,以及通常较低的成本,但可能无法提供固定成像系统可以提供的更高图像质量。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实景

对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另一种理解是,它们是多功能室,适合为不同类型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复杂程序的出现,术中成像无疑是手术的未来。混合手术室通常专注于微创和血管手术。它们通常有不同的外科部门(例如血管和脊椎)共享。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好处包括扫描身体的患处,将其转发并可以在手术室中立即检查和使用。这使外科医生可以在例如大脑等具有最新数据的高风险区域中继续操作。随着能够将视频信号从一台摄像机分配到多个输出或产品的视频路由系统的出现,在90年代后期引入了集成手术室。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逐渐发展为能够在功能上连接OR环境。患者信息,音频,视频,手术和室内照明灯,自动化以及包括成像设备在内的专用设备都可以相互通信。

在某些设置中,连接后,一个操作员即可从中央控制台命令所有这些不同方面。有时会将集成式OR作为功能添加到手术室中,以从单个控制台集成对多个设备的控制,并为操作员提供更集中的设备控制访问权限。在过去,墙壁上的灯箱用于显示用户扫描图像。数字OR是一种设置,可以在其中进行软件源,图像和手术室视频集成。然后将所有这些数据连接到单个设备并显示在单个设备上。这超出了对设备和软件的简单控制,还允许在手术室内丰富医疗数据。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中央管理系统

因此,数字“或”设置充当手术室中临床图像数据的中央枢纽,并用于将数据记录,医院IT系统,并在中央存储该数据。外科医生可以根据其期望的设置从指定的显示器控制OR内的数据,并且还可以显示来自许多不同设备的图像。

结论

短短的翻阅不能深入了解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相关问题,但是对这些术语的含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很重要的,通过一系列的查阅和学习后个人主观的觉得,一个区域要开展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在做规划前,应该和相关各个部门的人员见面,实际了解日常工作所需的硬件、软件以及工作流程,以及推动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且在开展之前要确定软件部分的衔接是否支持,是否可以提前对手术室进行3D建模,避免实施完成后发现有问题需要改造。

通过这个链接可以动态操作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真实场景的感受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的特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